进入杨凌农交所首页|贴吧首页|

土壤亚健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2345

土壤亚健康到底是指什么
举报|1楼 2017/4/18 14:24:04回复

wangyou

   由于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水土流失等,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的土壤面积已经很大,而病态土壤则占到了约10%,加强土壤保健已刻不容缓。这种情况叫做土壤亚健康。

成因


1、土壤内源污染主要是由农民不合理耕种方式造成的,主要表现为用水方式不当、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作层变浅,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这些不合理耕种方式造成的土壤污染约占土壤污染总量的90%。


2、人为因素,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不当使用农药等、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如工业污水流经的土地引起的土壤污染等;


3、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壤污染其因果关系和机理较为复杂,就中国农业用地的污染主要来自不当的农业种植方式如滥用农药、化肥等和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和世界标准许可的范围。


折叠编辑本段影响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但同时,在各类环境要素中,土壤是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大量水、气污染陆续转化为土壤污染,损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征,其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氮肥、磷肥等肥料的过量施用都会造成土壤内源污染,带来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如土壤沙化、板结、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变差等,还会引发病虫害增加,抑制农作物对有益营养元素的吸收。


另外,由于大气粉尘、灌溉超标污水、施用污泥与垃圾、工业废渣堆放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影响中国农田污染十分严重。包括农田土壤在内的农业环境污染,不仅降低了土地资源的质量,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并且通过污染农副产品而损害人体健康。


折叠编辑本段对策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对于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环境动物,利用它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蚯蚓被人们誉为“生态学的大力士”和“环境净化器”等。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严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种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纤维作物等,也可种植一些非食用的吸收重金属能力强的植物,如羊齿类铁角蕨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聚集能力,对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连续种植多年则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镉量。


施用化学物质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镉、锌,铜、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对于硝态氮积累过多并已流入地下水体的土壤,一则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二则施用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化学抑制剂,以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


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受到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即Eh值,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水、气比例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如水田淹灌,Eh可降至160mv时,许多重金属都可生成难溶性的硫化物而降低其毒性。


改变轮作制度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据研究,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和消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


换土和翻土


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改良较彻底,适用于小面积改良。但对于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改良,非常费事,难以推行。


实施针对性措施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Eh、换客土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


举报|2楼 2017/4/28 16:59:44
1条信息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页次:1/1页  30条信息/页  转到: 

本吧信息

吧主:zwq123

会员:共3

目录:土壤保健

友情贴吧

蔬菜

农学

发贴请遵守贴吧协议及“七条底线“

发表回复

验证码: 验证码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贴吧 版权所有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