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壤重金属污染(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 soil)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是指比重等于或大于5.0的金属,如Fe、Mn、Zn、Cd、Hg、Ni、Co等;As是一种准金属,但由于其化学性质和环境行为与重金属多有相似之处,故在讨论重金属时往往包括砷,有的则直接将其包括在重金属范围内。由于土壤中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认为它们不是土壤污染元素,但在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亦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多个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土壤污染已成"公害"。"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的警钟。
土壤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有镉、铜、铬、汞、铅、锌以砷等。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会随着动植物的摄取及水的饮用危害人类健康。并会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
其来源主要是人类的采矿、冶炼技术等现代工业的发展,开采过程中随意堆放、不采取周围的保护措施;一些工厂在加工完后对废水废渣不进行处理,随意排放;还有就是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越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