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杨凌农交所首页|贴吧首页|

土壤的形成过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wangyou

土壤自然肥力有多大

土壤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陆地上的岩石风化后,通过各种外力作用被淋溶、剥蚀、搬运,最终沉积在湖泊和海洋中,固结成各种沉积岩;再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湖泊、海洋底层的沉积岩随着地壳运动重新隆起成为陆地岩石,再次经受风化作用,原生矿物被分解并生成粘土矿物,产生可溶性物质,释放出养分元素,为绿色植物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同时在风化过程中也出现淋溶作用,淋溶过程使有效养分向土壤下层和外部移动,具有促进土壤物质更新的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也就是说:岩石都是由各种矿物质组成的,土壤是由岩石演变而来的,土壤就是各种矿物质的“聚合体”,只要自然界还在运动,风化和淋溶作用就不会消失,土壤释放矿物养分的能力就不会消失。

由此看来,只要有土壤存在,完全没必要担心土壤中的自然肥力会有用完的那一天。

土壤肥力来自两个方面

土壤的自然肥力来自于土壤本身和动植物残体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如果风化作用和有机质的累积、分解与腐殖质合成作用较强,而被吸收利用较少,土壤中养分保存多,肥力水平将逐渐提高;如果风化作用和有机质的累积、分解与腐殖质合成作用较弱,而被吸收利用较多,土壤中养分保存少,肥力水平将逐渐降低;当两种作用势均力敌时,土壤肥力的发展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决定肥力高低的因素中,风化作用是极度度缓慢的,提高肥力的途径主要靠增加土壤有机质。

“生死轮回”给土壤添力

土壤的自然肥力除了来自自然界的矿物质演变外,还来自动植物的生死轮回。

植物从土壤中选择吸收所需的可溶性养分,通过光合作用生长、结果。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归还土壤,经微生物分解与合成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可溶性养分和腐殖质,腐殖质经过缓慢的矿质化,也为植物提供养分。其中有机质的累积、分解和腐殖质的合成促进了植物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的集中和积累,也就提高了土壤肥力。

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及对策

1.导致土壤性状恶化

在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形成各种化学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

2.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偏施某种化肥,导致作物营养失调,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造成产品品质降低,如现在的瓜果吃起来不甜,蔬菜吃起来不香,并且容易腐烂,不能存放,其原因都是超标施化肥。

3.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施入过多的化肥,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被雨水和农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造成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及河流污染,使地下水、河流、湖泊呈富营养化,导致地下水不好喝,部分河流、湖泊内的鱼虾常发生死亡的现象。

4.导致产收比大

一是受耕作栽培水平、作物需肥量等因素所限,作物不能获得很高的产量;

二是由于过多地施用单一性的几种肥料,造成营养不平衡,养分失调,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并造成了低品质的农产品不易销售或价格偏低等,给农民带来了损失。

二、对策

1 在作物施肥上要一改过去传统方式,变盲目施肥为优化配方施肥。

要加强和完善配方施肥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在配方施肥过程中要充实完善施肥参数,如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利用率、化肥利用率等,这些参数随生产条件的变化亦在不断改变,在原来化验土壤、植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新增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如水质、土壤有害物质含量、化肥农药污染等),来不断充实完善施肥参数,优化配方施肥。

要增加有机肥在配方施肥中的比重。有机肥具有养分全、肥效长、无污染的特点,高效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团粒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要加大对微肥及生物肥的利用。微肥能平衡作物所需的养分,而生物肥料又能通过自身所含有的微生物分泌生理活性物质,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钾、分解土壤中的其它微量养分,提高化肥和有机肥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能供给作物各种养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同时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和杀死有害菌群,减少化肥、农药的残留量及有害病菌。

要协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人们在配方施肥中,往往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使用,而忽视了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施微量元素或喷施微量元素生长剂及复合生物生长剂,都能使养分平衡供应,促进作物体内营养快速转化,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是促使作物抗病、防病并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好方法。

举报|1楼 2017/6/23 16:18:07回复

本吧信息

吧主:zgssnyw

会员:共3

目录:设施农业

友情贴吧

蔬菜

农学

发贴请遵守贴吧协议及“七条底线“

发表回复

验证码: 验证码

电脑版手机版

中国农业供应链网 & 农业贴吧 版权所有 © 2014